嘿,朋友们!今天我们要聊一个让JavaScript如此强大的核心机制——事件循环(Event Loop)。如果你曾经好奇过为什么JavaScript能在单线程中处理那么多异步任务,或者为什么setTimeout有时候表现得有点“不靠谱”,那么这篇文章就是为你准备的!
我们将从基础概念开始,逐步深入,揭开事件循环的神秘面纱。准备好了吗?让我们开始吧!
1. 什么是事件循环?1.1 JavaScript的单线程模型JavaScript是一门单线程语言,这意味着它一次只能执行一个任务。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我们能在浏览器中同时处理点击事件、网络请求、定时器等等呢?答案就是——事件循环。
事件循环是JavaScript处理异步任务的核心机制。它允许JavaScript在执行同步代码的同时,处理异步任务(如setTimeout、Promise、fetch等),而不会阻塞主线程。
1.2 事件循环的核心思想事件循环的核心思想可以用一句话概括:“一直检查任务队列,如果有任务就执行,没有就等待。”
听起来很简单,对吧?但它的实现细节却非常精妙。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事件循环的工作原理。
2. 事件循 ...
闭包是 JavaScript 中一个非常经典且重要的概念,它不仅是理解 JavaScript 中作用域和执行上下文的关键,也是许多高级功能和技巧的基础。但是很多人对其也是一知半解,网上关于闭包的定义更是五花八门,很多人都说函数套函数就是闭包,一问来源就是阮一峰是这么说的…我特地去了大佬的博客查了下,他确实这么说了,只是大佬说的更长,闭包不仅仅是函数嵌套。
MDN 对闭包的解释:闭包是由捆绑起来(封闭的)的函数和函数周围状态(词法环境)的引用组合而成。换言之,闭包让函数能访问它的外部作用域。在 JavaScript 中,闭包会随着函数的创建而同时创建。一如既然的抽象,很 MDN。
我对闭包的理解:闭包是指在 JavaScript 中,函数与其词法作用域的结合体,使得函数能够捕获并持久化其定义时所处的作用域中的变量。这种机制允许函数在执行时访问那些本应在其执行完毕后销毁的变量,从而实现状态的保持。
闭包的形成条件
函数嵌套:一个函数内部定义了另一个函数。
内部函数引用外部函数的变量:内部函数使用了外部函数的局部变量。
外部函数返回内部函数:外部函数将内部函数作为返回值。
示例123456 ...
1. 什么是 TypeScript?TypeScript 是 JavaScript 的一个超集,由微软开发并开源。扩展了 JavaScript 的语法,添加了静态类型检查和其他特性,使得代码更易于维护和调试。
1.1 TypeScript 的优势
静态类型检查:在编译时捕获类型错误,减少运行时错误。
更好的开发体验:提供代码补全、接口提示等功能,提升开发效率。
兼容 JavaScript:TypeScript 是 JavaScript 的超集,可以直接运行 JavaScript 代码。
渐进式学习:可以从 JavaScript 逐步迁移到 TypeScript,无需重写整个项目。
2. 安装 TypeScript2.1 全局安装通过 npm 全局安装 TypeScript:
1npm install -g typescript
安装完成后,检查是否安装成功:
1tsc -v # 查看 TypeScript 版本
2.2 在项目中使用在项目中安装 TypeScript:
1npm install typescript --save-dev
初始化 TypeScript 配置文 ...
一、什么是BFC?BFC 全称:Block Formatting Context, 名为 “块级格式化上下文”。官方解释:BFC它决定了元素如何对其内容进行定位,以及与其它元素的关系和相互作用,当涉及到可视化布局时,BFC提供了一个环境,HTML在这个环境中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布局。
很绕口是吧 通俗解释:BFC是页面中一块独立的渲染区域,它决定了块级元素如何布局以及与其他元素的关系。BFC内部的元素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不会影响外部的元素。再简单来说,BFC就是一个隔离的容器,内部的布局行为与外部无关。
BFC的特性
独立的渲染区域:BFC内部的元素不会影响外部的布局。
包含浮动元素:BFC可以包含浮动元素,避免父元素高度塌陷。
阻止外边距折叠:BFC内部的垂直外边距不会与外部元素的外边距折叠。
隔离浮动元素:BFC可以阻止浮动元素覆盖其他内容。
二、如何创建BFC?BFC的创建条件包括以下几种:
根元素(<html>):页面本身就是一个BFC。
浮动元素:float不为none的元素。
绝对定位元素:position为absolute或fixed的元素。
行内块元素: ...
目标实现一个简约版的 Vue.js,包含以下功能:
响应式系统:通过数据劫持和分发订阅实现响应式。
模板解析:实现 {{}} 模板语法,将数据绑定到视图。
双向数据绑定:通过 v-model 实现表单元素与数据的双向绑定。
方案规划1. 项目初始化
创建一个空项目,初始化 package.json。
创建入口文件 index.html 和主逻辑文件 mini-vue.js。
2. 响应式系统
实现数据劫持,监听数据的变化。
使用 Object.defineProperty 实现数据的 getter 和 setter。
实现依赖收集和派发更新机制。
3. 模板解析
实现 {{}} 语法的解析,将数据绑定到 DOM。
使用正则表达式匹配 {{}} 中的表达式,并替换为实际数据。
4. 双向数据绑定
实现 v-model 指令,将表单元素的值与数据进行绑定。
监听表单元素的 input 事件,更新数据;同时监听数据变化,更新表单元素的值。
动手1. 项目初始 ...
1. Vue的双向数据绑定机制Vue 的双向数据绑定主要依赖于两个核心的技术点:
数据劫持(Data Hijacking) :Vue 通过 Object.defineProperty 劫持对象的属性,使得属性值的获取和设置可以被拦截,进而进行一些自定义的操作。
发布-订阅模式(Observer-Pattern) :当数据发生变化时,通知视图更新。Vue 中的 Watcher 充当了这个角色,负责监听数据变化并进行视图更新。
2. 数据劫持:Object.definePropertyVue 的数据绑定的实现原理首先需要理解 Vue 如何“劫持”数据对象的属性。这通过 Object.defineProperty来实现,它使得我们可以在对象的每个属性上定义自定义的 getter 和 setter 方法。
1. 数据劫持的过程在 Vue 的响应式系统中,Vue 会使用 Object.defineProperty 来遍历每个数据对象的属性,并为每个属性定义 getter 和setter。这个过程让 Vue 能够“劫持”数据的访问和修改,从而在数据发生变化时,自动触发视图的更新。
例如,假设 ...
Python
未读成天看后端他们在那搞爬虫,最近不忙,我也来试试,就爬取豆瓣电影的Top250列表吧,页面简单适合初学者,Google啥的反作弊机制太成熟,不适合新人上手。查了一些资料需要安装几个必要的库,如requests和BeautifulSoup…
以下是实现步骤和代码:
步骤:
安装依赖库 :首先确保安装了所需的库。可以使用pip进行安装。我的Mbp自带Python2.7,这就省略了一个安装Python的步骤。
12pip install requestspip install beautifulsoup4
编写爬虫代码 :用Python编写爬虫,抓取豆瓣Top250的电影信息。豆瓣Top250网页使用了分页,所以还需要处理多个页面。
处理反爬虫机制 :豆瓣网站有一定的反爬虫措施,可以通过设置User-Agent等方式来模拟浏览器请求。
代码实现: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 ...
引言HTTP 状态码是服务器对客户端请求的响应结果的三位数字代码。它位于 HTTP 响应的起始行中,用于快速传达请求的成功或失败状态。状态码通常伴随着一个简短的文本描述(如 200 OK),帮助开发者理解响应的具体含义。
HTTP 状态码的分类HTTP 状态码根据首位数字分为五类,每类状态码都有特定的含义:
1. 1xx:信息性状态码表示请求已被接收,需要继续处理。这类状态码通常用于临时响应。
100 Continue:客户端应继续发送请求的剩余部分。
101 Switching Protocols:服务器同意切换协议(如从 HTTP 切换到 WebSocket)。
2. 2xx:成功状态码表示请求已成功被服务器接收、理解并处理。
200 OK:请求成功,响应中包含请求的数据。
201 Created:请求成功,并创建了新资源(常用于 POST 请求)。
204 No Content:请求成功,但响应中没有内容(常用于 DELETE 请求)。
3. 3xx:重定向状态码表示需要客户端进一步操作以完成请求。
301 Moved Permanently:请求的资源已永久移动到新 ...
前端开发
未读HTTP请求是浏览器与服务器进行数据交互的核心手段。不同的请求方式(如GET、POST、PUT、DELETE等)有着不同的语义和适用场景。
1. HTTP请求方式概述以下是前端开发中最常用的几种请求方式:
GET:获取资源。
POST:提交数据。
PUT:更新资源。
DELETE:删除资源。
PATCH:部分更新资源。
HEAD:获取资源的元信息。
OPTIONS:获取服务器支持的请求方法。
2. 常见请求方式的详细解析2.1 GET使用场景
用于从服务器获取资源。
适用于不涉及敏感信息的请求,如获取文章列表、查询商品信息等。
特点
请求参数附加在URL中(查询字符串)。
数据长度有限制(受URL长度限制)。
请求可以被缓存。
多次请求结果相同。
示例123fetch('https://api.wyxup.top/data?id=123') .then(response => response.json()) .then(data => console.log(data));
2.2 POST使用场景
用于向服务器提交数据。
适用于涉及 ...
在当今互联网时代,HTTP和HTTPS是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的协议。无论是浏览网页、在线购物还是使用社交媒体,这两种协议都在背后默默地工作。尤其是苹果宣布了从2017年开始,强制App内部的请求要走HTTPS协议才能通过审核,一下就把HTTPS的热度拉起来了。 尽管它们看起来相似,但实际上有着显著的区别。
1. 基本概念1.1 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是一种用于传输超文本(如HTML)的应用层协议。是互联网上应用最为广泛的协议之一,主要用于浏览器和服务器之间的通信。因为HTTP协议是无状态的,这也就意味着每次请求都是独立的,服务器不会保存任何客户端的信息。
1.2 HTTPS(安全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S(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Secure)是HTTP的安全版本。它在HTTP的基础上加入了SSL/TLS协议,用于加密数据传输,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HTTPS的主要目的是防止数据被窃听或篡改,保护用户的隐私和数据安全。
2. HTTP与HTTPS的主要区别为了更直观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