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xy为什么比Object.defineProperty更高效?

Vue 3 使用 Proxy 替代 Vue 2 中的 Object.defineProperty 来实现响应式系统,主要是因为 Proxy 在性能、功能和灵活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1. 性能优化

defineProperty 的局限性

  • 初始化开销:在 Vue 2 中,初始化时需要遍历整个对象并递归设置响应式,这会导致较大的初始化性能开销。
  • 深度嵌套对象的性能问题:defineProperty 需要递归遍历对象的所有属性,并为每个属性单独设置 gettersetter。对于嵌套对象,需要深度遍历,性能开销较大。
  • 无法处理复杂的数据结构(如函数、Symbol 类型的属性):defineProperty 不能很方便地处理函数类型的属性,特别是对于返回的值是函数的对象,或者属性本身是 Symbol 类型时,响应式系统会失效。
  • 无法监听对象的新增属性:defineProperty 只能设置已存在的属性的 getter 和 setter,但它不能直接监听新增的属性。也就是说,当你通过 obj.newProp = value 向对象动态添加新属性时,Vue 2 无法自动让这个新属性变成响应式。
  • 不能删除属性时触发响应:使用 delete 删除对象属性时,defineProperty 不会触发视图更新。也就是说,当你删除对象的某个属性时,Vue 2 的响应式系统不会通知视图进行更新。
  • 数组支持有限:defineProperty 对数组的支持有限,无法直接监听数组的索引变化(如 arr[0] = 1)和长度变化(如 arr.length = 0)。虽然 Vue 会重写一些数组方法(如 push、pop、shift、unshift、splice 等)来处理数组的变化,但对于像 reverse、sort 这样的原生数组方法,Vue 不能直接通过 defineProperty 来捕获它们的变化。

Proxy 是如何处理这些局限性

  • 动态拦截:Proxy 能够直接拦截对象上的所有操作,包括对对象的新增属性的操作。当给对象添加新属性时,Proxy 会拦截到 set 操作并自动处理,从而使新增的属性也变成响应式。由于 Proxy 能够捕获所有的操作,它能让你对对象的新增、删除或修改的属性做出响应,而无需额外的 API(如 Vue.set)。
  • 数组支持:Proxy 通过对数组的操作进行全面的拦截,能够捕获数组索引的变化、数组长度的修改以及其他数组操作。通过 Proxy,Vue 3 可以在数组的任何操作(例如索引变动、数组长度调整等)发生时做出反应。
  • 懒加载:Proxy 使用懒代理(Lazy Proxy)机制。Proxy 可以逐级拦截对象的操作,只会在属性被访问时才触发拦截。这样,Vue 3 不需要在对象初始化时遍历整个对象进行递归设置响应式,而是采用按需代理。嵌套层级深的对象也不会因为递归遍历而导致性能问题,只有需要访问某个嵌套属性时,才会创建相应的代理。只有当某个属性被访问或修改时,才会触发 Proxy 的拦截器,避免了 Vue 2 中遍历整个对象的性能瓶颈。

2. 功能更强大

defineProperty 的局限性

  • 无法拦截新增属性:defineProperty 只能拦截已经定义的属性,无法拦截新增属性(如 obj.newProp = value)。
  • 无法拦截删除操作:defineProperty 无法拦截属性的删除操作(如 delete obj.prop)。
  • 无法拦截数组索引操作:defineProperty 无法直接拦截数组的索引操作(如 arr[0] = value)。

Proxy 的优势

  • 拦截所有操作:Proxy 可以拦截对象的几乎所有操作,包括:
    • 属性访问
    • 属性赋值
    • 新增属性
    • 删除属性
    • 数组索引操作
    • 长度变化
    • 遍历操作
  • 动态响应:Proxy 可以动态响应对象的变化,无需预先定义属性。

3. 代码简洁性和可维护性

defineProperty 的局限性

  • 代码复杂:defineProperty 需要为每个属性单独设置 gettersetter,代码量较大,尤其是在处理嵌套对象时。
  • 维护困难:由于需要递归遍历对象并手动设置响应式,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较差。

Proxy 的优势

  • 代码简洁:Proxy 通过统一的拦截器处理所有操作,代码更加简洁。
  • 易于扩展:Proxy 的拦截器可以轻松扩展,支持更多操作类型。
  • 逻辑集中:所有拦截逻辑集中在 Proxy 的 handler 中,便于维护和调试。

4. 性能对比示例

defineProperty 的性能瓶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const obj = {};
Object.defineProperty(obj, 'prop', {
get() {
console.log('get prop');
return this._prop;
},
set(value) {
console.log('set prop');
this._prop = value;
},
});

obj.prop = 1; // 触发 set
console.log(obj.prop); // 触发 get
  • 每次访问或修改属性时都会触发 getter 和 setter,但对于新增属性或删除属性无法拦截。

Proxy 的性能优势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onst obj = new Proxy({}, {
get(target, key) {
console.log(`get ${key}`);
return target[key];
},
set(target, key, value) {
console.log(`set ${key}`);
target[key] = value;
return true;
},
deleteProperty(target, key) {
console.log(`delete ${key}`);
delete target[key];
return true;
},
});

obj.prop = 1; // 触发 set
console.log(obj.prop); // 触发 get
delete obj.prop; // 触发 delete
  • Proxy 可以拦截所有操作,包括新增属性、删除属性等,性能更高且功能更强大。

5. 总结对比

特性 defineProperty Proxy
初始化性能 需要递归遍历对象,初始化开销较大 懒加载,初始化性能更高
拦截操作 只能拦截已定义属性的 get 和 set 可以拦截所有操作(包括新增、删除等)
数组支持 需要额外处理数组方法 直接支持数组索引操作和长度变化
代码复杂度 代码复杂,维护困难 代码简洁,易于扩展和维护
兼容性 支持 IE9+ 不支持 IE,支持现代浏览器